在日本,有些地方比如东京湾,因为钢铁厂很多污染也很严重,港池里面的水都是红褐色,里面有时会发现梭鱼在游动,那些鱼中了慢性毒之后很迟钝,做一个简易的鱼叉子就能叉上来,但是那种鱼我们都不敢吃。在明石附近的加古川港,港旁边就是养殖场,绝对没有问题,我们都拿着袋子去挖那个佛手吃,听说这种海鲜在中国只有舟山才有的,味道嘛,还不错。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:日本人对于中国人很喜欢的海参好像一点也不感兴趣,是不是嫌海参黑乎乎的太丑陋?在本州北面有个美丽的港口,也是一个军港,叫做舞鹤(MAIZULU),港池里好多海参,他们下去不多长时间就捡了两大桶。但是活海参不好保存,干海参又得经过复杂的加工程序,大家都不会,所以也就每人吃了几个,剩下的又都倒海里面去了。也不知道那些海参是食用的还是保健用的,但要是在国内这么捡海参,保不准就会让看护的小哥给狠狠揍一顿。
对于航海而言,除了几座大桥附近之外,日本内海还是很好走的。虽然船多,但是都非常守规矩,而且日本的浮标系统非常简洁适用,而且一般都是中央浮标,船在浮标的右侧走就好了,除了追越局面,可以说闭着眼睛都能跑。但是几座大桥也就明石大桥稍微好过一点,关门大桥从东往西航行还好说一点,顺着凸岸走就好了,从西往东,不但要提防从八番出来的船只,还要把握好转向时机,得对着两对叠标走,转向之后正好在第二对叠标上说明转向时机和幅度正好,有时转得不好,岸上就会用高频电话叫过来,提醒船的右边有浅滩。濑岛大桥,几十年以来灯标就没有变化过,曾经和广远的一个老船长共事,他说想了很久,觉得这里的灯标真的是一个不多,一个不少,正好够用。少了不够用于确定船位,多了太乱。但濑岛要是走中水道还好点,走西水道要拐一个很大的反写的S水道,有时流还很急。走中水道还是走西水道是根据船是顺流还是顶流航行,这也是日本海域的一个很大特色。而BIZAN大桥,由于北面从水岛方向过来的船只很多,有时局面也很紧张,我曾共事的一个台湾船长,他所在的船就曾经被他船给拦腰撞断,当时还有日本引航员在船上,最后拖到新加坡修船。只要多跑几次内海,熟练了之后这个地方还是不错,碰到大风也不怕,因为风再大也不会有多大的浪和涌。日本沿岸的黑潮也是值得一提的,是世界上著名的暖流,也是定常流,一般在两节以上。在四国南面有时碰到流速强,我们本来跑11.5节的船速度可以增至16节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