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地空明 连桥传统
——姚连桥花鸟画艺术
中国画之所以久盛不衰,是因为她有永恒博大深沉的思想境界。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思想的争鸣,也曾出现过外族的统治(如辽金入主中国和西域佛教的传入),但汉文化最终还是占上风,她的思想拓展性很强,正是因为她有思想思维的优越性,她的思想是博大的。古人云:有容乃大。她有像大海一样的包容量,她还有万变归一的永恒思想。圣人以抱一为天下势,道无双是人类最高的智慧,至今没有人能改变她的永恒性。外人讲中国从古至今一个样,大概中国大智慧的人都在追求这个“一”吧。
姚连桥,浙江杭人,我是通过三江农民书画院举办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与他结识,真是一见如故。我们在萧山会晤了几日,通过两次接触、交流,我对姚连桥的绘画历程有所了解,他因自幼喜欢绘画,迫于生计,不得不在儿时放弃了当画家的梦,直到三年前,他稍作安顿又拿起画笔,画如其人,他画的是传统花鸟画,尤其喜欢“扬州八怪”的画风,我是八怪故里的习画人,因为“扬州八怪”使我与他有了进一步亲近。姚连桥一边经商,一边自娱自乐地从事他的绘画艺术。他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,他的智慧也在不断的深沉下来。他是一位勤于治学的画家,随之他的绘画作品也逐渐成熟起来。他崇尚回归自然,选择幽深,“守静笃以寄怀”“观草木而自适”。注重从大自然的阴阳开合中吸收灵感,让花鸟竞生存、草木斗芳艳的美学品格折射为对自然生灵、对美好、鲜活的赞颂。他近年来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松快感,用笔随意,但不轻浮,有自然率真之意。姚连桥有朴实品格,这也是为艺者最珍贵之处。“朴虽小,天下莫敢臣”,朴实存真性,做人“涉世无奸本色难”。时到如今抱朴之人难找。世上作品大都是理性思维产物,作品是想出来的而不是长出来的。从这一点来讲,姚连桥的作品就是情真意切,古朴沉稳了,他的作品中有传统精神又不拘于古人形象,而又有生活天趣,所以不显陈旧而呈现出勃勃生机。
姚连桥的作品又一特点是善用虚,虚而灵,空而妙。姚连桥的画不拘谨,用笔磊落,松动留空白,能计白当黑,也是善用白的。中国历史上善用白者如云林、八大山人、吴昌硕等都是高手,他们将“知白守黑”以虚显实发挥到了极致,“虚实相生”“玩画处皆成妙境”。姚连桥的用笔用墨不赶时髦,达到了墨中有笔,笔中墨活,是难能可贵之处。浙派的笔墨精神非常讲究,他耳濡目染,笔墨之中见精神,笔墨之中见境界。往而复,垂而缩。类于登高自卑,操守自坚,藏锋持重,“平、圆、留”者,是以洗涤浮躁、妄乱、轻薄之弊等等,增加了不少内在哲理的隐喻。姚连桥用笔运腕使转,藏头护尾,气张笔敛,而起伏自如,作品有醇厚、静穆之趣。姚连桥用笔有饱墨的浑透,宿墨的水渍和冲破墨的韵致情趣,其淡墨见骨,渴笔含润。而用水在姚连桥的作品中愈见其长,他以水破墨或墨破水的方法,发挥了水墨的渗、化、冲、破等特性,其作品松淡有韵,显出一派氤氲之气。
《说文》讲“美,从羊从大”,庄子也言“夫天地者,古之所大也”。小中见大为美,大器晚成为尚,大象无形为高,大巧若拙为古。作为有志献身艺术者,须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,不断充实自己的学养目识,敢于素面朝天,饱墨直入以真气达到一种不期而至的然韵律和神情趣味,以应会大宇宙的生成开合,造化万物的刚柔互补,洗练之后的整体和谐。
姚连桥即是矢志于传统文化的求道者,他走着一条艰难的光明大道,他的艺术日渐成熟,可喜可贺。“积好在心,久而化之”、“心地空明,意度高远”。愿姚连桥今后更加健康成长。
(吴高龙:扬州画派书画院院长、中华书画报总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