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近在眼前,早上路过安德门公交总站那一块儿,人山人海,都是赶车去隐龙山或普觉寺寄托思亲之情的。我记得外公死的时候在普觉寺买了一块双穴墓地(外婆百年后将与他合葬),当时是八千左右,还不是在山顶的位置,而是在半山腰的不尴不尬的地界儿。那一年我所在这个地区的房价在两三千左右一平米,这样细想来坟墓的价格比房子高出好几倍去,于是,倒吸一口凉气。
再看看今年的趋势,我们这里的房价俨然是浇了大粪的庄稼,蹭蹭一跃到了八九千一平米,这钱就像清明的黄草纸似的越发的贱了去了。就按现在这个水平,我估计不吃不喝一辈子,在南京这地界儿也买不全一套房子,于是乎买首付房,每个月定期去还一笔价格不菲租子钱,有了孩子的你不仅要养孩子,还要养房子,每个人俨然成了“房奴”模样。如果说身为房奴是一种生活的动力,至少我们不会松懈自己,至少还要为租子钱去挣扎,那么死了之后呢?在你没死之前还要留一笔银子买坟安身,想来这个累啊就甭提了。今年的坟价就更贵了,差点的要一万左右,豪华型“别墅”的据说被炒到了十万,使用期是20年,也就是说20年之后你还得在花银子去续租你的“别墅”,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时你再不用烦买不起房子住了,该烦的是你的儿子孙子辈了。当我看到今年标出的坟价时,倒是没有再倒吸凉气了,就是差点没把屁憋出来。
现如今,中国人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房子问题,这让我们被迫成为或将要成为“房奴一族”,这是生的问题;坟价如果要照这个路子继续涨下去,那么我们不久的将来一定还会冠上“坟奴一族”的大帽子,这是死的问题。有这两大问题和这两顶大帽子扣在咱老百姓的头上,走路就算不摔跟头那也会搞个老眼昏花。为解决房子问题,国家早就开始建设“经济适用房”了,虽然我到现在还没看到这“经济适用房”到底经济到哪里去,可是我还是不禁的在想一个问题,若干年之后,是不是也要搞出一个“首付坟”来,或者是开始建设“经济适用坟”?以满足如我这般困难人群的后事。
人这一辈子都在忙活个啥玩意?到死还要烦恼一番,看看坟价我着实有点不敢死,连死都还要烦恼一下,死不起!可没劲了。于是乎突然有个想法,咱百年之后骨灰洒江得了,既为儿孙们省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,还响应了一把“绿色无公害”的号召,到那时,有江的地方,浪就是哥;有海的地方,潮就是哥;总之一句话,有水就有哥。到那时,当你手捧百合,剥落的花瓣顺水而动的时候,哥就真是江河湖海里的一个传说了。。。。。
卡泰,感于辛卯年阴历三月小楼屁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