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一场电影没等来一
名观众
没有售出一张票,连电影也没有如期开场,就这样,昨晚,承载着几代萧山人美好记忆的萧山电影院孤寂谢幕。因地铁建造原因,不久的将来,萧山电影院将被拆除,此后原址重建。
昨晚7点45分,温州人林小姐和男友因为恒隆电影院场次全爆满了,于是打算到萧山电影院看电影,可是当他们赶到时,影院售票窗口却是一片漆黑,窗门紧闭。他们没想到,如果早到15分钟,他们就可能成为萧山电影院最后一场电影的惟一一对观众。
没有售出一张票,连电影也没有如期开场,就这样,昨晚,承载着几代萧山人美好记忆的萧山电影院孤寂谢幕。因地铁建造原因,不久的将来,萧山电影院将被拆除,此后原址重建。
最后一场电影无人捧场
据萧山电影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考虑到去萧山电影院观看电影的市民很少,有时一天下来都没有一个观众,加上周边的店铺都已经搬迁,随时等待拆迁,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,萧山电影院决定放完昨晚7点30分开始的电影《阿童木》后,不再对外营业。
晚上7点30分,灯光昏暗的萧山电影院在周边闹市区霓虹灯璀璨闪烁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孤寂。售票大厅外侧的黑板上,“阿童木”三个质朴的粉笔字遒劲有力,《阿童木》成了萧山电影院最后的一场告别电影。
或许是不知情,或许是天下着雨,市民都不乐意在冬天的雨夜出门,即便是最后一场告别电影,却也无人捧场。电影售票员、放映员等到晚上7点30分电影开场的时间,仍然无人来买票,都黯然离去。“只要有一位观众,我们肯定会将这场电影放完。”偌大的电影院内回荡着工作人员的这句话,显得格外落寞。
近年来,随着现代化的影院建成,有的萧山市民宁可跨江赶去杭州看电影,也不光顾萧山电影院,但如今到了真要和它说“再见”的时候,人们的心情还是挺复杂的。在很多萧山人心中,对萧山电影院都有不一般的情结。路过的王先生得知当晚是萧山电影院放最后一场电影,深深地叹了口气说:“原先的工作单位就在电影院旁,以前的工作节奏没这么快,晚上没事情干,我们一群人就是到电影院里看看电影打发时间,说起来真是很怀念。”
由兴转衰,萧山电影院走过三十年
据萧山电影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,电影院是1980年由当时的市政府、省电影公司投资建成的。
“电影院建成投入使用后,各方面的设施当年在全省也是数一数二的。此外,电影院也是当时政府的会场。”这位负责人说,上世纪80年代,电影院在萧山相当于现在的开元名都大酒店,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。
不仅如此,由于当时还没有KTV、酒吧、网吧等娱乐场所,市民的娱乐活动也不是很丰富,电影院几乎成了当时惟一的娱乐场所。因此,电影院建成后就迎来了最为辉煌的时代。
“比如,像80年代风靡一时的《红楼梦》、《少林寺》等电影,还有第一部立体电影《欢欢笑笑》,都要连着放上好几个星期,即便是这样,有着1600多个座位的放映厅,还是场场都爆满。”这位负责人笑着说,因为当时的电影院还是恋人们谈恋爱的好地方,几场电影看下来,对象就搞定了。
“到了90年代,娱乐活动渐渐多起来了,彩电、DVD机也开始进驻寻常百姓人家。不过即使这样,整个90年代,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还是比较多的。1998年是个转折点,那年开始,电影院的经营开始走下坡路了,而且是一年不如一年。恒隆电影院建成后,我们这里的客源就更少了,还经常出现一天卖不出一张电影票、放映时间一个观众都没有的情况。”
原址重建后,萧山电影院将变得更“靓”
“由于多种原因,80年代建造起来的萧山电影院一直没有进行大的改造,早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,也远远无法满足萧山人对文化生活的需求。”这位负责人表示,到目前为止,萧山电影院尚未确定何时动工拆建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萧山电影院将原址重建。
“重建后的萧山电影院,将在现代影院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现代化的因素。比如,现在的电影事业发展比较快,电影也正在由胶片向数字发展,新的电影院何时建成还是个未知数,但重建后的电影院,肯定更加现代化,所有该有的新元素届时应该都会有。”
最后,这位负责人还透露,没有看到昨晚最后一场电影的市民也不必感到遗憾,院方已跟地铁公司谈妥,打算在萧山电影院拆建前,再放三天至一个星期的公益电影,让大家好好过把怀旧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