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网报道,瓮安县“广大群众对一小撮不法分子肆意践踏法律,冲击国家机关,烧毁、损坏公共财物,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深恶痛绝”。
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,挑战局势稳定的社会骚乱已经成为中共当局的大忌。
15岁的瓮安县中学生李树菲6月下旬在县城河边疑遭奸杀,当地公安局逮捕两名嫌犯后次日就放人,县公安局调查验证后鉴定李树菲溺水身亡,但死者家属不接受鉴定结论,随后“少数不法分子煽动,导致事态扩大。”
网民:难道是梁山好汉?
官方对于瓮安万人大骚乱的定性并没有获得中国网民认同,有网友质疑:“从来都是黑社会走私贩毒,开歌厅,办桑拿,追账讨债,砍手断腿。还从没听说过黑社会打砸抢政府大楼,公安局大楼的。而且是为了个不知名的女学生。难道是梁山好汉?”
在归纳官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时,一博客说:“情绪都是煽动的,真相都是不明的,群众都是一小撮的。”
也有网友说:“千篇一律封杀信息。千篇一律秋后算帐。宣传手段、处理模式绝无二至。仿佛不是人在处理这类事,而是电脑程序。万州事件、汕尾事件、汉源事件、宝马事件哪一件不是这样程序化处理的?”
另有博客总结类似事件的官民互动指出,官方不重视真相,以及“稳定压倒一切下”的敷衍态度,导致民间不信任甚至敌视政府。
中国异议作家刘晓波撰文说:“凡是官民冲突事件的网络效应,必然呈现出网民一边倒的民间立场,而官方老套解释的劝诱力几乎为零。如果说,大规模官民冲突所凸显的是深刻的官民对立,那么,网络民间在官民冲突上的立场所凸显的就是官权公信力的极端匮乏。”
他认为,“瓮安事件”是当下中国官民力量对比,民间扩张和官权收缩景观的又一证明。
网络,您为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作出了杰出贡献,谢谢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