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碉堡上的文字。钱芳 崔太金 摄
碉堡砖块上写的是什么,想请民间高手破解
很多人爬过大爿山,就是闻堰镇老虎洞莲花寺西的那座山。很多人见过山上的砖墙,就是青砖垒起的、半人高呈圆形的残破建筑。大家可能不知道,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萧山时修筑的碉堡群。昨日,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在碉堡上发现了一些文字,怀疑是朝鲜文。
11日上午,暑气冲天,区博物馆的文物普查队在大爿山上缓慢行进。走在最前面的队员,手拿柴刀,不断砍掉小道边扰人的枝丫。行进甚是艰难,割一段,走一段。
“1号碉堡的残高约为一米,堡口朝向西偏北15°。”
“咦?这里的砖块上还有阳刻的外国文字,好像是朝鲜文。”
经过详细调查和精确测绘后,区博物馆的王坚强说,萧山现存规模最大的日寇碉堡遗址就在这里,包括五座碉堡遗址、一个营房。而这些碉堡,很有可能是朝鲜人筑的。也许是其中的朝鲜兵思乡心切,或是其他缘由,他们在一块砖侧刻上了几个朝鲜字。事隔70年,还是能看见其中几个文字,至于是什么意思目前还不清楚,有待破解。
据了解,1938年初的一天,日军200余人从闻堰对江偷渡过来后,占领了大爿山、火烧尖两个山头。大爿山,位于浦阳江、富春江、钱塘江三江汇合处侧翼,是三江咽喉,闻堰镇的制高点。凶残的日本侵略军烧毁了大爿山下东山陈村全部房屋,抢夺了大量财产,杀戮百姓无数。有当地百姓民谚为证:“东汪东汪眼泪汪汪,十二月十四(农历)日本人过江,见人杀,见屋烧,家禽粮食统统抢光,看见男人用炮打,见了女的打水炮。”日军把强壮的村民集中在一起,命令他们搬水泥运砖,挖战壕、修碉堡。但是,修筑碉堡的砖是远远不够的。于是,他们就命令窑工就地烧砖。日军中的一部分来自朝鲜。
据悉,2004年,大爿山碉堡群已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