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一件事,每个人面对的是不同的利益,因此就会有不同的观点。
政府,就是协调不同利益间的平衡。
就闻堰的发展来看,房地产的优势非常明显。但是,发展房地产会涉及到环境改善的问题,也就是一些污染企业的退出问题。
一进,一退,有得,有失。
得的,是大多数人的利益,失的,是少数企业家的利益。当然,一会人会因为企业的退出(搬迁)而失去工作,那么就需要政府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也许有人还不认同这一点。但远的不看,看看钱江新城、铁路东站等地的农民吧,他们一夜之间已经整体成为百万元户了。一个村的集体经济,也有10多亿元,与北方的小县城经济实力不相上千,甚至超过。
仍旧与这些地方相比,闻堰前几年的出租房收入,远低于杭州其他郊区的农民。
闻堰有许多企业,特别是五金企业、化工企业比较发达,但这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企业的生命力是比较弱的,在过去市场规则不完善的时候,也许还能在夹缝中生存,但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甚至第二经济体时,规则的强化,这样的企业被淘汰是迟早的事情。
这些道理,其实农民不是不都理解,也不是不想发展闻堰房地产或旅游。只不过他们想争取到更好的补偿标准。
因此,政府要想办法让农民在政策框架下获得更大的利益。同时,还要利用地方经济的发展,让农民享受到未来发展的成果。比如通过入股等方式,在开放商业服务旅游方面获益。这样,他们对未来就不会心存恐惧了。
卖土地得来的钱,税收得来的钱,都要反哺给失地农民,获得工作机会也是其中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