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  • 773阅读
  • 3回复

82岁老军人勇救落水大妈 要其找媒体宣传表扬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逍遥浪子
 
发帖
485
金钱
5170
威望
1742
贡献值
0
好评度
0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 发表于: 2010-08-01
近日,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,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。大妈心存感激,打算登门道谢,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,宣传一下他的行为。大妈的女儿得知此事,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,该帖引来网友热议。

>>救人者孙老伯:要求宣传为了教育旁观者

救人的老伯姓孙,连云港灌云人,今年82岁,1944年参加新四军,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来杭州工作。老伯特别强调,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。“我是第二个跳进池中救人的。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也是一个老头,年纪比我还大,84岁了。”

孙老伯告诉记者,他要求媒体报道此事,不为自己的名声。“让我寒心的是,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,他们都没去救,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。唉——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,看见人处于危难的时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,所以,有必要把这样的事情宣传一下,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。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,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?”

对于那些怀疑他救人是为财的人,孙老伯说:“我是退役军人,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,现在每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过万,你说我还需要什么财?她(指何大妈)说要登门谢我,肯定是要带点礼物送过来,说实话,我不需要。”“你们小同志,不了解我们,不知道我们这代人的想法。”孙老伯表示,理解一代人要把他同他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,“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,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。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。我没想到这一举动引来那么多的误解。”

针对当今社会好事难做、好事不做、做了好事有后顾之忧的现象,孙老伯指出,在这种氛围下,做了好人好事就越需要多报道。

>>被救大妈:要向组织汇报我想不通

被救的何大妈表示,对于孙老伯所表达的弘扬见义勇为的思想,她是赞同的。“我们当初通电话的时候他也说过,是想为大家树立个榜样,好让大家都学习他的精神,提高社会风气。我觉得这个没什么错。”但是大妈对于老伯要求上电视,并让大妈向组织汇报救人一事的做法还是想不通。

何大妈表示,最近她的身体一直不是太好。“等我腿脚方便了,肯定要去谢谢他的。”

>>被救大妈的女儿:“雷锋做好事不留名”

何大妈的女儿韩女士,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,有自己的想法,坚持自己的原则。谈起孙老伯求表扬的事,韩女士对此一直不满,“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,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?”

在了解了孙老伯求表扬的用意之后,韩女士还是觉得“难以理解”。她认为孙老伯在记者面前说的和对她们母女在电话中说的不一样,比如,对记者讲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救人的,而对她们讲的时候说是第一个去救人的。虽然她承认了老伯的救人行为,表示感谢是应该的,但还是坚持“雷锋做好事不留名”的想法——“我就是不想让他曝光。”

事后,记者联系韩女士,向她说明真相,希望把误会解释清楚的时候,她并没有完全认同。“我们只是不愿意把自己的隐私曝光。既然已经这样,要弘扬正气,就弘扬吧,就算是我们吃了个闷亏。”据《青年时报》报道
爱我所选,选我所爱。
离线仙人掌
发帖
585
金钱
6235
威望
814
贡献值
0
好评度
0
只看该作者 1 发表于: 2010-08-01
孙老伯告诉记者,他要求媒体报道此事,不为自己的名声。“让我寒心的是,当时在场那么多比我年龄小的人,他们都没去救,结果还是我们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。唉——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!
l




老人的要求过分吗???不为名不为利就是要媒体报道下现在某些年轻人的素质!!!
乐不可极,志不可满,欲不可纵!
离线nwg1234
发帖
1971
金钱
20893
威望
2991
贡献值
0
好评度
0
只看该作者 2 发表于: 2010-08-01
哥敬佩老了,82岁了还下水,要知道这样下去老人自己都有可能挂掉。

不过哥还是不建议老人下水,搞不好真的二个人都挂了,就更惨了。


从这件事上看出,中国的国民素质还大大的有待提高。

哥说:当看到别人(或其它)有危险时,我们每个人都会想去救,但有多少人能鼓起勇气去做呢?答案是没有或非常少。
不要把我想得太复杂,这会让我们更复杂。︶ε︶
离线仙才卓晖
发帖
1584
金钱
16130
威望
2227
贡献值
0
好评度
0
只看该作者 3 发表于: 2010-08-02
  做好事不留名是SB理论,这个社会需要弘扬真善美。有了好事不但要留名还要扬名,这样做或许会使得有些人为了求名做好事,但总比什么不做或是做坏事好吧?总比全社会善良缺失要强吧?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 
上一个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