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  • 3450阅读
  • 20回复

[转帖]闻堰——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一览表(总目录)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0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闻堰的故事

姓名

裴浩明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47.2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职业

农民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裴家里

电话

82303776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闻家堰亦称闻堰。相传西江塘建成后,有闻氏来此定居,故名闻家堰(浙江地名简志)。《浙江通志》及《富阳志》云:“鳖子门未凿,则富阳钱塘为巨浸;闻家堰未筑,则诸暨萧山皆泽国也。”可见闻家堰历史之悠远。所以,对闻家堰名称的来历,民间还有三种传说:一是说闻家堰这初时的堰堤是姓闻的官吏或有名望的人发起、组织或亲自拦筑起来的,故可称为闻家堰。二是说古代江上有一根木头飘流至此,一端陷入江中泥土而竖直,后燕子在树边筑起了巢,久而久之,柴禾汇集,拦水成堰,故被称为闻堰。

 

 

 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3.8.8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三江社区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1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火烧延庆寺

姓名

王来荣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49.11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小学

职业

农民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萧山区闻堰镇山河村凌家坞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延庆寺始建于南宋淳祐元年。背靠华眉山,一直香火很旺,尤其是在观音殿上求子育女的签十分灵验。清代光绪年间,有一位知县的女儿——千小姐到延庆寺烧香拜佛,她跪在观音殿前求签时,不知怎得,眼前一阵昏暗,一位漂亮的千小姐不见了。寺内方丈得知此事后,召集寺内弟子寺前寺后到处寻找,仍不见小姐影踪。此事被知县知道后,他不分清红皂白,硬说是延庆寺方丈有意与他作对,一把火把延庆寺烧了三天三夜,方丈组织弟子尽力扑救,只剩下大雄宝殿断垣残壁。过了几天,在华眉山南面后王寺传来消息,知县的女儿完完整整地从寺内走了出来。原来,是观世音菩萨为了惩罚这位知县不顾民生,只求享受,给他开了一个玩笑。从此,在人们中又多了一条延庆寺与后王寺相通的传说。两寺之间是否有一条暗道,至今尚是一个谜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8.6.27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山河村凌家坞延庆寺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2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火烧洪家洞

姓名

洪水根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34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初中

职业

干部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洪家洞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洪家洞是闻堰镇朝红村的一个自然村,北靠闻堰街市,西临西江塘,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在二十世纪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期间,遭到了一场空前浩劫。那是1940122日下午,贫困不堪的洪家洞村男女老幼已经被一场罕见的大雪下得心里发慌,又听说日本鬼子已经突破中国军队的钱塘江防线,从“六百亩头”渡江由北而南向闻堰袭来。村里老老少少都被吓得躲在屋里不敢随便外出。日本鬼子到闻堰后,有一批鬼子住进了村北虞庭泉(当时国民党县监委书记)开办的虎林公司茧行内。第二天就到村上抓民佚为鬼子挖豪沟。第三天,即124日晚上,日本鬼子就与中国军队的63师开战。当夜,洪水根的表兄陈金水和他母亲就一起被日本鬼子打死。不久,烧着了陈阿泉的一间草舍,陈阿泉想出门去泼自家草舍上的火,哪知,刚开门就被日本鬼子的刺刀戳进了胸膛。当时躲在家里大桌子下的洪水根一家,有他母亲、舅舅等10多个人,眼见外面火光冲天,却不敢出家门一步。后来,他家西边韩阿泉的住房也被浇上汽油点着了火,他儿媳妇奔出家门,想用水去扑灭自己房屋上的火,却被一个日本鬼子用枪打死了。公公见儿媳妇被打死,跑过去想去救他儿媳妇,谁料到这个日本鬼子又是一枪,让公公和儿媳妇一块倒在了血泊之中。这一夜的烧、杀、抢、掠,使洪家洞村成了一片废墟。随后,日本鬼子为了使洪家洞成为他们的据点,把全村的草舍、瓦房统统烧掉,将留下的残墙敲平,好的砖块去构筑碉堡。为了不挡住他们碉堡前的视线,连洪家洞村东北面的几座祖坟也不放过,逼老百姓用铁耙摞平。

洪家洞村的住房不见了。村里的男女老幼饥寒交迫,不是被日本鬼子打死,就是活活被饿死。村里韩阿泉的长子韩松宝,早一天还有人看到他在啃甘蔗皮充饥,第二天就躺在粪坑边,活活饿死了。韩阿泉一家七口人(父亲,两夫妻和四个女儿),只有一个女儿活了下来。洪阿雪一家六口人中有4个被日本鬼子活活戳死。日本鬼子占领洪家洞的第二天,洪水根的堂兄洪松根逃难,与同村的洪传水在定山村的路上挨了日本鬼子的枪,洪传水被当场打死,洪松根的左手腕也被打成终身残废。

据洪水根回忆,洪家洞村的老百姓被日本鬼子打死的还有洪顺林老婆——到自家的阁楼上去躲藏,被日本鬼子从钱塘江对岸的炮弹打来,头部飞进弹片死了;洪琴云的奶奶——逃荒到诸暨被日本鬼子打死;蔡秀芳——在临浦给老板管店时被日本鬼子打死;洪桂生的两个儿子洪有福、洪有泉——逃出去在外被日本鬼子打死;还有洪水根的小姑夫也被日本鬼子刺死的;他的一个表兄因几天没有饭吃被活活饿死。洪水根说,我的父母虽然躲过了日本鬼子的刺刀,也由于饥寒交迫,不久离开了人间。自己从小失去了父母,逃荒过日子。洪家洞村被日本鬼子烧掉的房屋,洪水根掐指细细算了一算,总共烧掉草舍28间,平房或楼房共有9293间。日本鬼子对洪家洞村老百姓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。

作品来源

 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5.7.5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闻兴村洪家洞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3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汤金钊拜年

姓名

华杏斋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38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初中

职业

工人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萧山闻堰镇黄山村樟树新村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汤金钊清·嘉庆四年(1799)进士。累官至协办大学士,赏头品顶戴,一直身着俭仆。每年春节,到潭头外婆家拜年,一身清布长衫,一双敞口布鞋。有一年汤金钊恭恭敬敬地给白发外婆作揖之后,他的外婆开了口说:“金钊,我听人家说你官做得不小,可你每年来拜年总是这身穿着。”外婆对他的身份有了怀疑。汤金钊听了外婆这番话后,不作辩答。只是说:“外婆,外面有人在这么说是吗?”外婆点点头,也不多说什么。

又是一年春节,汤金钊到潭头外婆家拜年的日子。这一次,汤金钊一改以往清布衣衫的打扮,穿上了士大夫的袍服,前呼后拥到了潭头,潭头外江的官船从埠头到半爿山,足有一里多路长;当地官员,听说汤大人驾到,也急忙前来迎候,潭头内河官船也从埠头排到镇龙桥约有几十艘。外婆一见其外甥今年来拜年这个场面,连连向汤金钊说,外婆错怪你了,外婆错怪你了。从此,汤金钊拜年成了民间的一个佳话,人人称赞他淡泊名利,节俭厚礼的高尚品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3.12.28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黄山村潭头村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4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雨伞、钉靴

姓名

孙叶斋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44.5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职业

教师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闻堰镇三江新村

电话

8230065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东山村和西山村只有一山之隔,东山村有个男亲家,名字叫阿雷,阿雷一次上街,雨伞店里有一种漂亮的纸伞在卖,他左拣右拣,摸了又摸,拣了一把心爱的雨伞买了回来。

有时天下雨,邻居向他借伞,阿雷总是说:“唉!置件家产不容易啊,人一生能置多少家产?”都一概拒而不借。众人有困难也不肯帮忙,村坊上人都厌他吝啬,给他起了个绰号,叫“人精拐子”。

西山村有个女亲家,名字叫骆道,骆道待人心思好,村坊上的人都尊敬她。

正月里的一天,雾散天晴,女亲家骆道一看天气好,到东山村男亲家屋里去做客。中饭吃后,天气突然变坏,下起雨来了。男亲家一看天气变坏了,急了,心想:今朝女亲家来作客未带雨伞,如果回去,还得为他准备雨伞呢!果然女亲家起身告辞要走了,男亲家没法子,硬着头皮把心爱的雨伞借给了女亲家。女亲家到家后,知道男亲家很爱惜这把伞,把伞撑放在堂前,晾干伞上的雨水,这当然是出于好心。

女亲家走后,男亲家阿雷就怕女亲家晚上又在用他的那把伞,放心不下。吃罢晚饭,他披了件衣裳遮雨,踏着泥泞的路摸黑到女亲家家去探望。男亲家眼看眼前就是女亲家的屋,却已经关上了门,只有门缝里亮出了一道灯光。于是蹑手蹑脚地走近,从门缝里张望。立起看,蹲下望,在灯光下只见他那把心爱的雨伞,竞撑在堂前。男亲家阿雷见后,心里可火透了:有你这个黑心的女亲家,白天借给你撑来,是看在你亲家的面上,可你不知好歹,白天撑还不够,晚上还在撑!推门吧,新亲新眷难为情,不推门吧,要撑到天亮真不割舍,心里又气又急。

无奈,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家里。男亲家睡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,心里老是在想:介坏的女亲家,也要弄点辣子给她吃吃,想来想去,想起女亲家的男人有一双钉靴,她是很爱护的。我也要把所心爱的东西借来,用个够,让她尝尝心痛的味道。这以后,才呼呼地睡着了……

第二天一早,男亲家上女亲家的门。女亲家连忙吩咐做点心接待。男亲家一想拖延时间不对,忙说:“亲家,我没双时髦的钉靴,正月里落雨一步也走不开去,今天向你借双钉靴。”女亲家一听,满口答应。男亲家借了钉靴,婉言谢绝了女亲家的挽留,高兴地回家走了。到了家里,把自己布鞋脱去,换上钉靴。心里暗想道:“今天走不损钉靴,也要穿旧他的钉靴”。中饭也顾不得吃,就沿着山村往返走来走去。钉靴又重,走的路又多,人也累乏了,吃晚饭时,他边吃又边想:女亲家白天黑夜撑我的伞,我要白天黑夜地穿他的钉靴。晚饭后,就穿了钉靴和身躺进了红绸面子的被窝,双脚在被窝里一伸一缩,穿了钉靴在被窝里过了一夜,一条崭新的红绸被被踩踏得粉粉破。棉絮也都被踩了出来。

第二天一早,男亲家起来一看,红绸被破了,一点也不觉可惜,只见钉靴齿擦得发亮,靴帮显得光亮,高兴地抿嘴笑了。

作品来源

民间传说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孔耀祥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广播站

电话

82300031

调查时间

2008.7.6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三江新村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5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两 亲 家

姓名

孙叶斋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1944.5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职业

教师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闻堰镇三江新村

电话

82300653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从前,有两个财主,相隔不远,后来结成了亲家。一次,女亲家听到男亲家屋里在杀猪,便特意赶去吃午饭。男亲家一见女亲家来了,面带几分笑,但心里想:这下糟了,一定是来吃肉的。转而一想,我偏不拿出来,你吃了午饭总要走的。

中午,他们拿出了青菜箩卜招待这位亲家,女亲家看了这一场面心里明白了,你一定是舍不得肉,那好,我不走。晚上你总得拿出来吧。这样,她吃了午饭还是赖着不走。这可急坏了男亲家。他想:看来得给你吃两餐饭了?好!吃了晚饭,你总得回家罗,晚饭时,男亲家的饭菜上仍旧没有肉。女亲家吃了晚饭,仍没有要走的打算。晚饭后,男亲家心里想:你是吃不到肉不回家罗。

晚上,他想了计策,捆了一个稻草人,插到桥头的田畈里,回家后,对女亲家说:“亲家母,明天早晨,我们上街吃茶去吧!”女亲家说:“好。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他们动身走了。刚走上桥头,男亲家指着田间的稻草人,说:“亲家母,你看前面的是啥东西呀?我看不是人,是人总要走了。”女亲家一听,知道在骂她不走,便回答道:“我看也不是人,是人总有肉的,你看他没有肉么。”这时,男亲家想:算了,算了,不让她吃点肉,她是不会走的。

就这样,中午男亲家烧出肉来了。

民间传说

 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8.8.6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三江新村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6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罗依秀才的故事

姓名

韩勇潮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 

民族

讲述

语言

萧山方言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职业

教师

健康

状况

详细

住址

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闻堰东面的湘湖边上,有座神安山。峰顶向南倾斜,当中凹进,至今还可以看出当年倒塌过的痕迹。就因为这样,这一带流传着一个罗依秀才的故事。

很久很久以前,在神安山脚有一间破草棚,住着母子俩,孤苦伶仃,相依为命。母亲五十挂零,只存两颗门牙支撑咀巴。她为了给儿子罗依念书,节衣缩食,过早地苍老了。罗依上学每天要走过一个土地庙。有一次,他发现自己走过,土地菩萨站了起来。他很奇圣,以后每次走过,土地菩萨都要站起来。于是,他回家把这桩事告拆了娘,他娘怎么也不相信,第二天到土地菩萨的膝盖上放了两只鸡蛋。他自己站在远处看。那知,罗依走过后,两只鸡蛋掉在地上,打得粉碎。罗依娘目睹这一切,她明白了:我儿子一定是个真龙天子,否则土地菩萨怎会站超来?罗依娘满心欢喜,回到家里,拜起灶司菩萨来。边拜边说:“灶司菩萨,我儿子当了皇帝,一定不忘记您和左邻右舍。赵家借米一遭(一次),李家送柴一遭(一次),陈家给菜一遭,还有……”她一口气报了十五家之多。灶司菩萨耳朵聋,听不清楚,把“一遭”误听为“一刀”,他大吃一惊:你儿子一当皇帝,人都被你们杀光了,怎么了得?于是急忙起程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,玉皇大帝听了灶司菩萨的汇报,也不加凋查,急忙派雷公来换罗依的龙骨。既然罗依已失去做皇帝的资格,骨头也要换为凡人的。

这天罗依放学刚回家,倾盆大雨从天而降,雷声陵隆,在头顶轰响。罗依娘一看情况不妙,拉着罗依就逃。后面雷声紧追,他们逃得走投无路,最后逃进了神安山山凹里,罗依仰头一看,对娘说:“娘,神安山下躲不得,只怕神安山要倒。”话音刚落,只听得“轰隆”一声巨响,神安山真的塌了下来。罗依和他娘被压在山下……。

民间传说

(讲述人特殊生活经历、能讲述的其他作品)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录音光碟 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

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8.8.6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三江新村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7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湘湖莼菜

 

讲述者

姓名

蔡生法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 

民族

文化程度

初中

职业

农民

健康状况

详细住址

闻堰镇老虎洞村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沿

 

 

据史料记载,在宋朝时,湘湖莼菜就成为贡品。南宋嘉泰《会稽志》中说:“萧山湘湖之莼菜特珍”,明朝万历《萧山县志》中也说:“莼出湘湖至美,较胜他产”。宋代诗人陆游也十分喜爱莼菜,每到暮春、仲秋,常兴致勃勃地“小艇湘湖自采莼”或者“携友共采湘湖莼”。清代诗人单隆周还专门为湘湖莼菜作了一首诗,名为《湘湖采莼歌》:

谁家荡浆湘湖曲,垂杨两岸纷相随。

朦胧白露花如烟,莼菜细细摇空绿。

颗颗鲛珠水底明,探来还是玉壶冰。

冷淘槐叶香非冽,滑腻醒醐味乍凝。

外湖沙浅根株少,鸥凫唼喋渔罟绕。

里湖澄敞多盘涡,卷叶抽茎似芳草。

为语采莼须及早,迟回莫待秋风老。

    湘湖莼菜之所以成为菜中上品,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极高。据测定,每一百克鲜莼菜含有蛋白质九百毫升,糖类二百三十毫克,还有少量维生素C和铁质。据《本草纲目》中说,莼菜能“消渴热痺,和鲫鱼作羹食,下气止呕,补大小肠虚气。治热疸,厚肠胃,安下焦,逐水,解百毒并盅气”。药用价值很高,并且还是癌症的有效抑制剂,对胃炎、胃溃疡、胃癌更有一字的疗效。可惜,到了20世纪60年代,由于围湖造田,湘湖中天然生长的莼菜濒临绝迹。1980年,老虎洞村挽救了湘湖莼菜,他们在附近水池中寻得12颗天然莼菜,又从西湖引进几百斤带泥莼菜种,在山湖田里试种了一亩三分,使失传多年的湘湖莼菜得以恢复。后来,种植面积逐年扩大,还建立了莼菜加工厂,采用瓶装罐头等方式提供给杭州楼外楼、天外天等著名菜馆。从第二年起还出口远销日本。1982年,老虎洞的莼菜产量已达1680斤;到1984年,全年产量已接近20吨;1994600多吨;为国家换取外汇60多万美元,成为了闻堰创汇农业的重头戏。到2000年,湘湖莼菜种植面积已达300亩,出口外销就有140吨之外。近几年,湘湖莼菜生产有所萎缩。闻堰镇政府正在想办法加以保护,使之不断发展,成为闻堰农业和旅游的一大特色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术、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

录音光碟

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2003.7.6

调查

地点

闻堰镇老虎洞村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发帖
23946
金钱
205748
威望
107200
贡献值
0
好评度
1
只看该作者 18 发表于: 2008-09-10

项目名称

大棚茶

 

讲述者

姓名

王阿土

性别

出生

年月

 

民族

文化程度

初中

职业

农民

健康状况

详细住址

闻堰镇黄山村

电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沿

 

 

1987年,当时的红旗大队山林队长王阿土从早稻尼龙育秧中得到启发,在茶叶蓬上也搭起尼龙棚,使茶叶采摘期提前,品质也有提高。以前说,清时前的茶叶是珍品,而如今茶叶采摘赶在春节前了,尼龙棚茶叶逐渐推广,使整个出产湘湖旗枪茶的地区都有了尼龙棚。之前,加上湘湖旗枪茶具有外形如雀舌、扁平光滑,色泽绿中呈嫩黄,茶汁清澄、味浓甘口的品质。所以,1980年,经省人民政府批准,湘湖旗枪茶更名为“浙江龙井”茶。90年代之后,黄山、老虎洞、凌家坞、工农兵、瑛珠桥等山村队,在茶叶生产上都突出“早”字做文章,加强科学技术管理,“浙江龙井”茶连年在市场上获得好名声,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,全镇茶叶年收入一直稳定在100万元以上。19923月,农业部召开全国名优茶生产会议,会议代表专程到黄山山林队作现场观摩。2001年,闻堰镇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协作,实施《茶树设施栽培高产优值低耗配套技术研究》科研项目,被专家一致评审为具有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术、

 

记录稿

(页)

 

录音带或

录音光碟

(盒/张)

 

录像带或录像光碟

(盒/张)

 

 

照片

(张)

 

 

姓名

裴浩明

文化

程度

大专

详细住址或

工作单位

萧山区闻堰镇闻兴村

电话

82303776

调查时间

 

调查

地点

 

 

我是幸福的,我应该尽快让我的大脑幸福的运动起来,不许偷懒,让幸福的路上多开一些鲜花。。。
离线dick366
发帖
5737
金钱
51039
威望
27175
贡献值
0
好评度
0
只看该作者 19 发表于: 2008-09-10
学习了…………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 
上一个 下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