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端端的公交车,有时候会无故急刹车,会胡乱播放语音提示,这时候,你不要以为是司机不小心按错,而是和你在打暗语,告诉你小偷的手已伸向你的包……资料图片
暗语1:“哎,大家看好自己的东西,别掉了啊!” 提示:有窃贼将手伸进了你的口袋。 暗语2:“快往里走,拿好你的东西。” 提示:有小偷上车后挡住司乘人员视线,同伴则围住乘客准备下手。 暗语3:“哎,你到哪里下车呀?” 提示:乘客被贼盯上了。 暗语4:“你刚才打了几下卡?拿出卡来我查一下。” 提示:乘客的手提包被小偷拉开了。 暗语5:“请注意拿好自己的东西,往里走!” 提示:“面熟”的惯偷出现了。 电影里,间谍或特工接头时要用一套“暗语”,只要能用暗语对上号,就是自己人接上头了。而最近,网络论坛里也在热传一种特殊的“暗语”,《常坐公交车的,这些“暗语”一定要领会》、《公交防贼暗语,你知道多少?》……诸如这些揭秘公交人员提醒乘客防贼的“暗语”扫盲帖正在被大肆转载。
这些暗语是真实存在还是恶搞?昨日,记者通过向多名司乘人员核实调查发现,工作中,他们确实使用着一些“防贼暗语”,而且越是隐晦的“暗语”,越能保护自己和乘客,也能防止小偷进行报复。
网上热传“暗语”可防贼 帖子中,网友们争相转载和总结的“暗语”五花八门,各不相同,但弦外之音却无一例外——提醒乘客:请注意,小心窃贼!
比如“请互相照顾往里走,不要堵在门口!”从字面上看,是在说车上人多,疏导乘客往车厢里走,方便其他乘客上下车。而实际上,其真正含义却是提醒乘客远离小偷。再如“你刷卡了吗?”“您是不是掉东西了?”等等,也都是提防窃贼的“暗语”,故意让乘客再次检查自己的包。
对于这些“防贼暗语”,不少网友回帖称,看完之后恍然大悟,以后能更好地理解公交司乘人员的提示语,有效保护自己的财物。但也有网友提出质疑,这样的暗语是否真实存在,“不会是被网友恶搞的吧?”
记者探访 防贼暗语确实存在 昨天,记者走访了多名公交车司乘人
员进行求证。“如果发现小偷上了车,一定会想办法提醒乘客注意,这也应该算是打暗号吧。”K713路的一位司机告诉记者,每到上下班高峰,该路车就会特别拥挤,也是最容易让窃贼浑水摸鱼的时候。一旦发现可疑人,他就会问乘客“是不是丢东西了?”或者多放几次语音提示。
曾做过K742路售票员的倪师傅说,她看过网上流传的帖子,其中大部分“暗语”确实是存在的,不过在实际工作中,售票员一般会“见机行事”。有一次,车开到03省道通济桥时,上来3个外地小伙,明明车里很空,偏要往其他乘客身边靠。倪师傅一眼就认出了这几个“面熟”的惯偷,于是,频繁回头问小偷身边的乘客:“你是不是该到站了?”小偷见没下手的机会,只坐了几站路就下车了。后来,那位乘客发现,腰上的手机皮套已被人打开了。
明知道是小偷,为什么不直接揭穿他们,而要用暗语呢?“如果直截了当地告诉乘客,可能会遭来小偷的报复。”倪师傅认为,使用暗语既能保护乘客的财产安全,又能保护司乘人员。
读懂“暗语”还需默契 尽管公交车司乘人员用心良苦,但不是所有的乘客都能心领神会。“一些反应快的乘客能看懂我们打的暗号,但更多的人并不理解,有时候还会产生误会。”司乘人员告诉记者,如果乘客不懂“暗语”,那就成了“对牛弹琴”。
市民徐玲就有过一次读不懂暗语的经验。那天正遇上下班高峰,一路上司机不时提高嗓门让乘客们往车厢后部走,还连续多次播放车载语音,提醒乘客保管好自己的物品,偶尔还无故踩几个急刹车。小徐以为是司机心情不好,才故意让乘客遭罪,下车后才发现,自己的包不知何时被拉开了一半,里面的东西却没少。小徐这才恍然大悟,多亏了司机多次播放车载语音,小偷心虚,贼手才没能伸进自己的包里。
采访中不少乘客表示,有些公交车“暗语”确实难懂,谁会想到售票员一句不经意的“往里走走”竟话中有话呢!乘客戴先生说,普及这些“暗语”很有必要,让那些公交车上的“三只手”们无处下手。
来源:萧山日报